•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01-15 15:49     来源: admin     【字体: 】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14-01-15
发布机构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河津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绩。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GDP由127亿元增长到186.4亿元,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80.3亿元增长到107亿元,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由52.6亿元增长到100.3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6亿元增长到8.6亿元,年均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02元增长到18132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716元增长到9874元,年均增长11.6%,经济增长的质量明显提高。
    ——项目建设掀起高潮。围绕优势产业链条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大搞项目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先后建成华泽10万吨铝棒、康庄6万吨铝板、晋都5万吨型材、太兴36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鑫升6万吨炭黑、宏达50万吨线材、80万吨螺纹钢、华鑫源100万吨钢、50万吨线材,以及腾茂石油催化剂、津津钢铁发黑剂、晋铝高档耐材、华丽新型建材等一大批新型工业项目,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由60家增加到83家,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由6亿元增加到18亿元。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丰收。出台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日光温室1600余亩,大棚蔬菜6800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年产值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顺利完成六个全覆盖任务,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打通汾滨街、延平街,新建改造龙国路、万春街、龙岗路等10余条城市街道,建成九龙公园、北城公园、污水处理厂、第二热源厂、龙门集中供水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新建改造张柴路、上固路、209国道高速路至城区段等10余条市乡道路。建成108、209国道城市立交桥,实施城市六座铁路立交桥工程,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实施校安工程,新建第二高中、市直机关幼儿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成乡村卫生院达标改造。市财政统一交纳养老保险,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多渠道破解就业难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和谐建设取得成效。全面加强安全、环保、土地、矿产和计生管理,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依法行政、人口计生、信访综治等工作荣获全国、全省表彰奖励。科技、文化、旅游、统计、审计、监察、气象、地震、市志、档案、残联、民宗、人防、老龄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新耿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康的和谐局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通过五年的艰辛努力,找准了经济发展的定位,找准了今后前进的方向,找准了转型跨越的路径。我们之所以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取得这些成绩,是中共河津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河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和金融危机冲击,我市经济发展增速回落,增长压力加大,社会问题凸显,管理任务艰巨,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进入特定阶段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也有我们自身发展存在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对此,我们必须立足全球、着眼未来、驾驭全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时,就会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贫富分化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就会陷入经济发展的滞胀期,人均GDP很难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这种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跳出这一陷阱,日本用了12年,韩国用了8年,而拉美国家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困境。按照银行现行汇率,2010年我市人均GDP为7200美元,已经进入爬陡坡、上高台、翻大山的关键时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奋进赶超、转型跨越,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历史赋予本届政府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困难现实的同时,正确把握规律,勇于放胆争先,以中流击水的勇气、乘风破浪的胆识和同舟共济的合力,抢抓全国全省竞相发展的大好机遇,激发全市人民勇为人先的创业热情,转型跨越,乘势而上,力争5年内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关,让河津经济雄风再起,再创辉煌。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创两提升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为主线,突出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民生改善、和谐稳定四大重点,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四化”进程,全力打造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城市。
奋斗目标是:GDP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总收入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年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900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0元,年均增长9.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十强。围绕上述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四大战略重点:
     一是着力在工业新型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和发挥优势、再造优势的思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五大基地。一是抓好煤矿整合建设,加快焦化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推进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二是充分利用铝工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深加工产业,推进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加快建设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基地。三是抓好煤焦油和氧化铝、氢氧化铝深加工,打造煤化工和石油催化产业集群,推进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转变,加快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四是抓好钢铁企业规模扩张,重点发展特钢和精密铸造,推进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建设钢铁铸造、机械加工产业基地。五是抓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新型建材、高档耐材,推进单一生产向综合利用转变,加快建设节能建筑、环保建材产业基地。依托五大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占运城总量40%,新型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0%提高到30%,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二是着力在农业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基础。突出产业推进、四化提升、社保覆盖、村镇改造四大重点,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要求,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20万亩高产粮食、5万亩蔬菜、5万亩干鲜果、5万亩经济作物规模。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之龙、通和、隆兴、鑫先田园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4万人,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70%。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努力改善农民生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补贴,典型引路,推进中心村楼宇式住宅改造,发展一批标准较高、特色鲜明、全省一流的典型示范新农村。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0元,高于全省和运城平均水平6000元左右,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三是着力在市域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拓展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明确区域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耿龙门两区相连。实施城市客运站、市医院、垃圾处理场、文体公园、莲池公园等重点工程。打通九龙街,北延汾滨街,东延站前路,加快推进河运高速、吉河高速、侯西铁路复线和108、209两条国道改线建设,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通达性。深入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和谐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樊村、僧楼等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生活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力争“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4.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7.2%,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四是着力在城乡生态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实力与环境实力共同提升,实施汾河护岸绿化、南北台地整治、吕梁山前沿绿化、鱼跃龙门景区等生态工程,加快建设“绿化河津”。推进天然气进家入户,努力实现气源管网重点企业全覆盖,加快建设“气化河津”。突出抓好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河津二电厂热电联产、清涧湾污水处理等工程,加快建设“净化河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推进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建设“健康河津”。力争“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5平米,城市集中供气率达到80%、集中供热率达到85%、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率达到98%,环境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建设河津、发展河津、繁荣河津是39万龙门儿女的共同心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超常发展是今后5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坚信,有团结奋进的四大班子做表率,有勇为人先的党员干部当先锋,有争强好胜的奋斗精神为动力,有快速崛起的新型产业做支撑,意气风发的河津人民,必将在古老文明的新耿大地,谱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创造转型跨越的新辉煌!
     三、2011年政府工作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达到218.5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26.6亿元,增长15.2%;工业增加值达到127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6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32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45元,增长14.9%;单位GDP能耗下降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5%以内。
     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强力推进十大工程,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基地建设工程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点燃信心的力量,作为转型跨越的希望,紧紧围绕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落实工业行动方案,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一是抓好13个在建项目。即:总投资50亿元的王家岭煤矿,年底前电厂、洗煤厂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煤矿整合改建工程,年底前杜家沟、腾晖两个板块投产达效;投资1亿元的船窝煤矿基建工程,年底前完成井巷建设。投资15亿元的鑫升8万吨钢帘线及2万吨切割线、投资3亿元的绿拓50兆瓦太阳能光伏、投资3亿元的飞祥电子2万吨铝镁合金丝、投资2亿元的国新能源天然气加氢、投资1.5亿元的龙门100万吨水泥熟料、投资1亿元的中达铝业抛光砖、投资6000万元的达康10万吨健身器材、投资1000万元的新光源LED灯具、投资1200万元的龙玉1万吨石英细粉,以及投资7000万元的太兴咔唑及深加工等项目,力争尽快投产达效。
     二是抓好19个新建项目。即:总投资80亿元的阳光焦炭产能整合、高档炭黑、铁路交接站、参股煤矿、焦炉技改、精细化工等6大项目,投资8.3亿元的中铝50万吨氧化铝挖潜项目,投资10亿元的宏达1100立方高炉、TRT发电、原坯连铸及配套特钢等4大项目,投资6亿元的神通铝业15万吨铝板带箔,投资3亿元的华鑫源节能型高炉及TRT发电,投资3.2亿元的达胜镍铁冶炼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投资1.2亿元的康庄15万吨冷轧板,投资2亿元的津华原料药和出口制剂,投资1亿元的龙门铝业1.5万吨精铝,投资5000万元的龙门炭黑,以及投资3亿元的远东铝业5万吨薄水铝石等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三是推进6个拟建项目。即:投资23亿元的二电厂2×35万千瓦热电联产、投资10亿元的华润风力发电、投资10亿元的霍州煤电煤化工、投资7亿元的华泽7万吨电解铝扩能、投资1.2亿元的吉亚金属镓扩建及高纯镓、投资1亿元的晋铝耐材板状钢玉、微晶玻璃和铝纤维等项目,力争尽快落地开工。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弘扬河津企业家愈挫愈奋、善打硬仗的豪气胆识和敢为人先、勇夺桂冠的创业精神,拉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型跨越。
     (二)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兴市工程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产业素质、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强力开展全民招商。
     一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围绕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循环经济、铝深加工和新技术新材料三大园区。今年重点抓好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吸引关联企业和高新项目入驻。
     二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行动方案》。抓住我省建设国家综改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发挥1办6局作用,明确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人盯人、点对点招商。重点抓好美国卡博特与阳光合作项目、陕西海能与龙门合作项目、宝钢与达康合作项目,以及陕汽重卡与奋达机械合作等项目,力争尽快落地开工。
     三是切实拓宽融资渠道。认真落实省政府“138”金融工程实施意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创业板和三板市场联系,鼓励成长型创新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挥现有商业银行优势,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晋商、浦发等银行合作,力争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合作银行向商业银行跨越,提高融资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招商引资若干意见,推进信息公开,落实优惠政策,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行为,营造开放优越的投资环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弘扬广大干部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激励创新发展、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推动转型跨越。
     (三)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抓好产业推进。实施僧楼万亩土地整理、连伯8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做好小梁5000亩土地整理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投资2200万元的禹门口灌区及小梁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争取投资1000万元的小梁黄河提水工程并入西范东扩工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鼓励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实施小梁万亩核桃、下化万亩花椒、阳村万亩韭菜、柴家千亩月季花卉和千亩日光温室等项目,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个。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力争隆兴科技示范园进入省级“513”工程。
    二是加快四化提升。加大争取上级资金力度,完成50%以上村的巷道硬化任务。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14个电气化村、7个路灯亮化村    任务。加快农村巷道绿化和庭院绿化,完成14个村绿化任务。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净化水平。
     三是加大社保覆盖。投资410万元,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覆盖率达到80%以上。投资190万元,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偿标准。投资300万元,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推行失地农民政府理财办法,确保农民群众出让土地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稳步提高。
四是加快村镇改造。按照资源共享、土地节约要求,推进固镇、百底、堡子沟、西窑头等中心村楼宇式住宅试点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公共停车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免费职业教育、新型养老保险等五个全覆盖进程,让我们河津的农民享受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享受全省一流的社会保障,享受与城市一样的美好生活。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强力推进三产亮点培育工程
    加强物流基础建设,启动钢材市场、小关蔬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海圣物流、香江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贸广场、津美钢木家具城等项目建设。支持绿峰矿业、信博经贸、大捷物贸等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实施“万村千乡”、“新农网”和“放心粮油”、“家电下乡”等工程,积极完善连锁经营和商品配送网络,新建改造35个农家店,20个便民连锁店。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充分挖掘古耿龙门文化、黄河风情文化和河津特色文化,积极推进鱼跃龙门景区建设,重点实施围湖修堤、架桥修路、植树绿化三大工程,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用景区承载文化,用文化提升景区。
    大力发展证券、房产、信息等新兴服务产业。加快推进金港龙湾、田源地产、万杰兴业、迪宝酒店、吕梁山庄等项目建设,培育三产亮点,提升服务档次,辐射周边县市,让群众不出河津就能享受现代化城市的购物环境和消费服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市扩张提升工程
    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投资1.5亿元的市医院新建工程,抓好投资1500万元的建新街改造及集中供热扩网工程,加快垃圾处理场和城市铁路立交桥建设,连通府前路与延平街,实施投资2000万元的汾滨街北延堡子沟至高速路段建设工程,启动站前路东延、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和抬头庙休闲广场建设。
    大力加强交通建设。全力推进投资6000万元的汽车客运站新建工程,做好108国道城区至禹门口段改线前期测设、占地、计划报批等工作。积极配合河运高速、吉河高速、侯西铁路复线和禹门口黄河大桥改建工程。
    大力加强电力建设。全力推进中低压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城南变电站配套电缆隧道辐射工程,启动铝深加工和新技术新材料两个园区变电站建设,加快阳村、黄村、刘村、小梁、僧楼等5座变电站增容改造。
    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全力推进投资7500万元的瓜峪水库和投资3000万元的汾河坝修复工程,做好各投资3000万元的瓜峪河治理和遮马峪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实施投资3500万元的龙门集中供水城市供水工程。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水利设施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做好我市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通过大搞基础建设,让我们河津路更宽、楼更高、灯更亮、水更清,生活条件更优越,群众心情更舒畅。
    (六)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强力推进生态河津创建工程
加快“净化”河津建设。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创建两个生态示范村和一个绿色示范社区。加大市区烟控区锅炉治理改造,巩固流域综合整治成果。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公共场所节能工作。加强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完成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编制。实施河津电厂煤灰堆场退台绿化工程,启动清涧湾污水处理工程,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加快“绿化”河津建设。以创建省级生态县(市)为契机,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三北防护林5000亩,补贴制经济林4000亩,退耕还林1000亩,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加快“气化”河津建设。加强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彻底杜绝焦炉煤气排空现象。扩大城市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新增天然气用户12000户。完善天然气加气站点设置,推广清洁能源,倡导低碳消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我们河津天更蓝、树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魅力不断增强。
    (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三项城市创建工程
加快创建卫生城市。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建设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完善新耿街、新兴路、中兴路环卫设施。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推进汾滨街、延平街、龙岗路、莲池路及高家湾、城北、东关、小关、吴家关、米家湾两街两路六村综合治理。以津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树立专业市场卫生标兵形象。强化全民创卫意识,开展市级卫生单位和卫生乡村创建活动,新增32家市级卫生单位、52个市级卫生乡村。
加快创建园林城市。重点抓好汾滨街、学府路、龙岗路、振兴东路等主要街道绿化,新增园林面积4万平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加快创建和谐文明城市。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市区红绿灯、标志标线标牌和公益文化设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通过实施三城联创,增强现代市民意识,倡导人人爱我河津、建我河津、美我河津的主人翁精神,让我们的城市环境更整洁、秩序更优良、社会更和谐。
    (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强力推进科教人才强市工程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优质初中”、“特色小学”建设步伐,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力争三年内入园率达到95%以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启动职业中学晋升职业中专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成市图书馆和柴家、赵家、僧楼、下化四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做好“农家书屋”布点工作,完善社区文化设施配备。争取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启动实施文体公园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大对高成长、高效益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5个。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打造一批名牌企业和名优产品。鼓励企业在一线、二线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靠优秀人才加快转型,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九)突出抓好危房改造,强力推进山区群众安居工程
    高度关注下化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矿企业,发展运输、劳务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龙门集中供水矿区供水工程。加快南桑峪整体搬迁附属工程建设,确保年内达到搬迁入住条件。启动实施陈家岭、杜家湾300户避让搬迁工程。完善搬迁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后续工程,让山区群众尽快过上富足安稳、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强力推进民计民生保障工程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保障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完成清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加快完善社保体系。落实《河津籍普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试行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通过大搞项目建设,新增用工岗位3200个,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和慈善救助工作,落实各项优抚补贴政策。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
     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和死角。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加强阳光农廉网络建设,积极化解各类矛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积极争取全省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试点,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及企业发展用地需求。加大矿产资源稽查力度,严厉打击私挖乱采。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格控制物价过快增长。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住的舒心、吃的放心、出门安心,争取人人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天天都有好心情,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各位代表,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发展服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好地肩负起振兴河津、发展河津的神圣使命,坚决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让人民满意。
     我们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河津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
     我们将更加注重求真务实,做河津人,讲河津话,办河津事,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矛盾,敢于决策担当,全心全意为河津人民办实事、谋利益。
     我们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程序,严格行政监督,强化行政问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推进政府各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我们将更加注重清正廉洁,深入推行财政评审、低价中标和阳光招标制度,节约财政每一分钱。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努力压缩行政开支,不乱花纳税人一分钱。坚持科学理财,为各乡镇各部门创造性工作提供经费保障,花好该花的每一分钱。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河津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时代的号角召唤着我们,神圣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人民的重托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河津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拿出河津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恪守河津人敢打必胜的信念和执着,夺取河津人舍我其谁的战果与成功,扬鞭催马,给力河津,转型转型快转型,跨越跨越大跨越,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各项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