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20 09:59     来源: 河津市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3-02-20
发布机构 河津市人民政府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河津市届人大次会议文件15

  政府工作报告

  ——2023217日在河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河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五抓一优一促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稳经济、应变局,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面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精准破解各种制约瓶颈,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3.5亿元,同比增长7.1%,总量首次跃居运城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亿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56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4元,增长6.6%。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均位列运城市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促转型、优结构,产业能级实现大幅跃升。加快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阳光369万吨焦化、龙门172万吨焦化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焦化行业先进产能达到87.1%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阳光、宏达跻身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华辉杰活性炭、鹤龙对甲酚等项目即将投产,7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企业荣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企业技术中心跻身省级行列。加快开发区主阵地建设,经开二路、三路建成通车,北区道路及配套管网、排洪渠建成投用,科创园标准化厂房、道路管网工程和双创基地全面开工,筑巢引凤能力显著增强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发放数字消费券1400万元,位列运城市第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龙门4A级景区、古今天下3A级景区创建成功。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服务大厅基本建成宏达数智工厂投入使用。全市规上企业达到133家,占运城市15.3%。工业总产值完成909亿元,明年有望提前实现产值过千亿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建机制、强保障,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完善1+6+3项目推进机制,服务指导87个项目如期完成前期手续,协调解决具体问题216个,开展专项督查督办35次,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75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30个在建项目投产达效。省级重点项目、131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排名运城市第一、第二,开发区三个一批综合排名运城市第一,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保持运城市前列。招商到位资金2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4%。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15亿元,专项债券5.98亿元、排名运城市第一。全年项目建设综合考核排名运城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全面统筹强基础、补短板,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政务中心主体完工,市委党校进入内部装修,体育馆改续建全面完工,22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内涵品质加速提升。108国道改线、张高线改造等18项交通工程建成投用,路网结构持续优化,通行能力明显提升。汾河防洪能力提升7项年度工程高质量完工,4号排水泵站改扩建、府前路雨污分流等工程建成投用,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粮食总产达1.96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苍头村等39个示范村脱胎换骨、面貌一新。深入推进108209国道综合整治,拆违治乱5万平米,压减平交道口565个,硬化改造道路44处,新建排水渠26公里,建成综合服务区8个,25家沿线企业冲洗装置全部更新并规范运行。全面完成局县合作造林、村庄绿化、百里生态廊道等十大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6%。按期完成莫底沟水流治理,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优良天数达到237天,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聚要素、解难题,服务企业取得明显成效。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深入开展稳经济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组建11个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建立结对子”“半月谈”“直通车”“大讲堂”“严督查五项工作机制,组织500余名干部深入194家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8.8亿元,靶向解决疑难杂症和历史遗留问题146个,基本完成何家庄(天成堡)整村搬迁。在全省县级首家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为110家企业授信101亿元,发行6亿元企业债券,盘活存量资产5.4亿元。腾茂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阳光上市曙光在前。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总量突破5万户,位列运城市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们竭尽全力保民生、增福祉,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全年民生领域投入高达36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1.2%龙门学校开工建设8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建成5所,职业中学改扩建全面开工。市中医院、人民医院放疗中心建成投用,人民医院二期开工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充裕。公共实训基地主体完工,零工市场建成投用10子夏书屋全部开放,城市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书香气率先实现市域公交全免费,社会反响强烈,群众交口称赞,各级媒体争相报道。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百日行动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抓落实、提效能,政府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第一自觉、第一本领,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制定7项工作制度,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聘请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过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出台抓落实工作实施细则,围绕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召开常务会、专题会92次,集体研究重点工作、重大项目218及时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办理人大建议41件、政协提案152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同时,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气象、地震、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红十字、老龄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特别是面对多点散发的疫情冲击,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责任体系,成功处置多起输入性疫情燃点。加强企业保通保畅,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入新阶段后,我们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统筹抓好药品保供、资源扩容、分级诊疗、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指挥部昼夜不息、调度研判,四大班子全员出动、分兵把守,各乡镇各部门闻令而动、枕戈待旦,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扎根一线、默默奉献。无数的天使白”“公安蓝”“志愿红”“环卫橙共同绘就了古耿大地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守护家园的壮美图景。

  各位代表,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一年,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用非常之力破解非常之难,在非常之时收获非常之果,荣获了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县”“中部工业五十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依然突出,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对外开放的层级水平不高,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标杆项目还不多;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区位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生态保护、城市建设、民生改善还有不少差距和短板,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干部的能力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政府系统抓落实的本领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要正视问题和差距,坚定信心和决心,持之以恒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举措,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

  二、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运城市委、河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的部署要求,以建设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津先行区为总牵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实现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河津贡献。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以上各项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今年工作,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集中精力办好河津的事情。一是坚持稳中求进、赶超进位。既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住经济大盘;又要加快赶超进位,紧盯重回全国百强目标,扭住年度指标任务,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实现弯道超车、变道领跑,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名次、创一流、打品牌。二是坚持锻长补短、多点发力。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优二产;又要加快补齐短板,做精做长一产、做强做亮三产,加快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齐头并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坚持统筹推进、底线思维。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互促共进,努力在多目标平衡中突出主线、守住底线、追求高线。四是坚持执行为要、狠抓落实。把抓落实提高执行力作为第一职责,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休,立说立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排除万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重回全国百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40万龙门儿女的热切期盼。只要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人民,万众一心加油干,风雨兼程往前闯,就一定能够实现奋斗目标,夺取最后的胜利。实践必将证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三、持续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产业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紧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坚持项目建设第一支撑,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一)聚力235产业转型矩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和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轮驱动,加快打造235产业转型矩阵。以铝精深加工、碳基新材料两条重点产业链为牵引,以清涧多品种氧化铝、僧楼精细化工、城区琉璃灰陶三个专业镇为协同,打造铝精深加工、碳基新材料、精品钢、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新兴产业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铝山西新材料省级链主企业为龙头,以铝基新材料产业园和清涧多品种氧化铝专业镇为载体,聚合鑫银河、炬华科技等25链核”“链合企业,围绕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深加工”“氧化铝多品种氧化铝催化剂载体等三条路径,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多样化发展。重点实施总投资122亿元的中铝东方3号产业化示范、兆鑫50万吨铝线材、炬华铝基催化材料、腾茂新型吸附材料等16个项目。力争十四五末,产业集群总产值500亿元,成为国家级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打造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阳光运城市级链主企业为龙头,以碳基新材料产业园和僧楼精细化工专业镇为载体,聚合安仑化工、豪仑科等18链核”“链合企业,围绕煤焦油炭黑高档炭黑特种炭黑”“煤焦油沥青针状焦石墨电极等五条路径,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工、细分领域延伸。重点实施总投资158亿元的阳光30碳基新材料、12万吨蒽油深加工、正帆科技15万吨特种炭黑等14个项目,推动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升格为省级重点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产业集群总产值达500亿元,成为国家级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精品钢产业集群。以宏达、华鑫源等企业为龙头,以精品钢产业园为载体,推动钢铁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发展精深加工,实现转型升级。重点实施总投资55亿元的100万吨绿色低碳薄带铸轧、华鑫源1350立方高炉等10个项目。力争十四五末,产业集群总产值达500亿元,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精品钢产业基地

  打造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发挥全国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政策优势,以赤泥、煤矸石等循环利用为重点,加快实施阳光4万吨无机材料、中铝30万吨再生铝、宏达50万吨废钢回收利用等一批项目。力十四五末,全市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0%上,产值达300亿元,基本形成以无机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为主的全国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宏达数智工厂二期和阳光、龙门等数智工厂项目,建设河津市大数据综合体。加快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农村电商培育、人居环境数字化监管、村级事务智慧管理三大平台,提速乡村e镇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扶持三联顺驰、奋达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魏强特种车辆等项目。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实施永津药中间体、和佳通药物辅料等项目。推进琉璃灰陶产业发展,用好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品牌,加快完善琉璃灰陶园区基础设施,扩大现有产业规模,开拓文创产品市场,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发体验、生产物流为一体的城区琉璃灰陶专业镇,把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力争十四五末,新兴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推进五大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是牵引,园区是承载,项目是支撑,政策是保障。抓好链长制制定出台《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培育二十条促进措施》,建立完善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做强做优链主企业,提质增效链核”“链合企业,加快形成链长领衔统筹主抓、链主企业主建、职能部门助推的发展新格局。抓好园区建设。加快铝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精品钢、科创园等四大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手续要件,引导上下游产业入园发展,做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一片创一园。加快科创园标准化厂房、道路及配套管网、双创基地建设,为企业入驻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科创园真正成为战新产业培育壮大的加速器抓好项目支撑。建立完善五大产业项目库,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深入开展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组织举办重点产业链发展论坛及招商推介会,聚合产业链前端和末端企业,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抓好政策保障。落实23条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用好战新产业电价、能耗和环境容量优先配置等政策措施,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推动人才引进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链汇聚,带动五大产业集群发展。

  (二)聚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稳粮保供基础,大力实施5万亩高标准农田、1.1万亩绿色农田等项目,打造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96亿公斤以上。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依托,推动韭菜、山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检测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30户、专业合作社30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从70%提高到80%,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从90%提高到95%,争创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紧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目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打造示范村12个,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水冲式厕所8000户以上。加强农村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深入开展示范村建设回头看,进一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表及里、全面提升,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着力做实衔接文章。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做到帮扶工作摊子不散、人员不撤、力度不减。将21486042名脱贫群众和150399名重点监测对象全部纳入帮扶体系,通过十大帮扶措施,稳步提高脱贫群众收入。争取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资金和项目支持,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聚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河津高质量发展亟需补齐的短板。积极搞活文旅市场。启动薛仁贵故里景区、龙门景区客运码头等项目建设,推进A级景区标准化改造,创建一批智慧化示范景区。加快黄河驿苍头片区综合开发实施大梯子崖景区禹博园崖壁民宿等项目建设,拓展沿黄旅游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强景区的包装策划运营,将河津历史文化景点串连成线,推出一批精品线路,推进文旅、体旅、农旅、交旅融合发展。定期举办汽摩越野赛、影响力国际街舞大赛等大型活动,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逐步整合提升阳光、宏达、龙门等重点企业货运平台,支持网络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开发区物贸数字产业园。加快山西能源物流港轩洋、秦东两条专用线建设,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0亿元,增长8.5%

  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加快中兴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启动百货公司尚都壹号建设,打造一批核心商圈、新零售旗舰店,提升群众消费体验感和便利度。持续推动绿色建材、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下乡,全面激活农村消费潜力。支持养老托幼、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鼓励发展夜经济、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以鲜活市井气点燃城市烟火气

  (四)聚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83个村庄规划,启动海绵城市、供热管线等七大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万春区新建道路、龙门区12号路、9号路提升改造,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分步推进新耿街、汾滨街、塔前路等主干街道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城市5号排水泵站,彻底解决内涝顽疾。加快黄河流域河津段水资源集约利用、城乡饮水安全提标改造、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打通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进一步塑造城市新颜值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提升年活动,以中兴路、新耿街为重点,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加强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好、环境卫生整洁、市容街貌靓丽、彰显古耿文化的样板街深化108209国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主要县道和重点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一体推进拆违治乱、道路工程、绿化提升、排水渠建设、高速口提档升级和绿色工厂打造,从根子扭转城市灰土形象。

  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度。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四城同创为契机,加快体育广场配套提升、工人文化宫建设,启动三馆一中心项目,完善体育文化设施功能。实施城市北部台地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大力开展见缝插绿、补植补栽和街心公园提档升级,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美感。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完善城市充电设施,破解城市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五大系统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让城市运转更聪明,群众生活更智能

  (五)聚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夯实经济发展支撑

  强化项目谋划储备。今年全市实施重点项目132个,总投资6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亿元。聚焦中央省市政策走向,结合河津产业转型和发展实际,持续强化项目策划包装,充实完善五张清单,做优做实项目四库。力争谋划库规模6200亿元,储备库规模760亿元,建设库规模520亿元,达产达效库年度计划竣工项目完成率达80%以上。

  强化龙头项目引领。筛选确定对全市发展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2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0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双十工程包含35个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0.5亿元,占全市项目投资43.8%,是项目建设的龙头引擎。持续用好1+6+3”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清单、一抓到底,定期调度,滚动实施,确保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带动全市项目建设掀起新高潮。

  强化精准务实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大力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引深驻点招商、专班招商,持续招大引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推介会重点围绕意向性重大项目,专班跟进全程服务,进一步提升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力争全年签约额300亿以上,签约项目开工率达60%以上。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用好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优惠政策,采取向上争取、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低效利用土地、整村搬迁等多种方式,多渠道解决项目用地难题,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河津特色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子。通过大力争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发行企业债券,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全力破解资金难题。加快城西变电站建设,有效解决企业用电保障问题。

  各位代表,产业转型是河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只要我们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的理念,咬定目标不动摇,久久为功不松劲,就一定能够实现主导产业从一煤独大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精彩蝶变!

  四、持续大力推进改革攻坚

  改革攻坚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才能破除各种体制制约、要素瓶颈、市场壁垒,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活力、更有动力、更可持续。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改集成,滚动实施三个一批,着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深化国企改革按期完成外贸公司、耐火厂、炼铁厂等僵尸企业出清。支持城投公司做大体量,提高融资能力,提升投资效益,服务产业转型,助力城市建设。加快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推进抽水蓄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等项目,争取河津电厂三期2×100万千瓦发电早日落地,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多能互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全面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为牵引,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促转型,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深化省校合作,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阳光与国科新材料合作建设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引领碳基新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方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3家。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坚决惩处各类侵权违法行为。

  全面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广项目管家服务模式,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擦亮叫响耿小二服务品牌。持续引深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突出抓好产业链培育、遗留问题解决和推动企业上市三大重点。一链一策、一企一策、一问题一专班,全力为企业松绑解套。特别是建立企业上市白名单,引导更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实现阳光沪市主板上市、腾茂科技北交所主板上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培育打造更多省、市级重点平台。力争全年新增个转企40家、小升规18家、规上企业突破150家,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深耕河津、发展壮大。

  全面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家外出考察学习,及时了解掌握前沿政策、信息和项目,引导停产转产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规范创新财政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市政工程,引导民间资本盘活城市老旧小区、文化体育场馆等资源资产。恪守契约精神,保护合法权益,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河津大步向前、大有可为、大展宏图。

  各位代表,改革没有暂停键,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持之以恒深化改革释潜能、创新驱动增动能、优化环境聚势能,才能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让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五、持续大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

  民生福祉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我们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全力以赴惠民生、解民忧、保民安,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实施民生改善服务行动,打造普惠共享“幸福河津”

  让群众劳有厚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岗培训,力争全年培训企业员工4500人次。以零工市场为依托,推行零工即时快招等服务模式,让更多群众好就业、就好业。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为重点,开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家政服务等新业态培训,加快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力争全年转移劳动力5800人,劳务输出2000人。

  让群众学有优教。加快龙门学校8所乡镇公办幼儿园、第五幼儿园、职业中学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力争尽快建成、投入使用。深化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教师队伍新苗”“青蓝计划,下功夫培育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双减政策,推行5+2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让群众病有良医。加快实施人民医院二期、人民医院配套设施提升、妇幼院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推动中医院加入全省中医院医联体,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专科。实施12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构建科学有序的市乡分级诊疗体系。

  让群众老有颐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康养中心建设,打造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新样板。启动朝阳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试点,发展智能化+专业化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养老助老服务。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整体提升养老机构规模档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让群众弱有众扶。坚持应保尽保,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残疾人员保障水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二)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行动,打造天蓝地绿“美丽河津”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道路扬尘治理、散乱污企业治理、焦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四大攻坚行动,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龙门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管理,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关闭集中供水范围内自备水井,涵养地下水源,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扎实推进生态治理。以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津先行区为牵引,推进一山两河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实施九龙沟、西磑口生态综合治理,有效改善废弃矿井、关闭石场废水矿渣对入黄水质的影响。加快21座关停石场生态修复,逐步恢复吕梁山生态系统。启动龙门湿地修复治理、沿黄林区生态修复,打造负碳森林零碳公园。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1万亩局县合作造林、37个村庄及乡镇所在地绿化提升,力争林木覆盖率达到32.8%

  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焦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4.3米及以下焦炉退出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努力营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安全底线守护行动,打造稳定有序“平安河津”

  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全面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员工岗位责任,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深化煤矿、危化、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切实优化防控举措。落实好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快推进医疗资源扩容,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持续做好一老一小和基础性疾病群体的健康服务,确保新冠感染处于低流行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金融风险化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私挖乱采、电信诈骗,持续巩固禁毒成果,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同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工作。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扎实做好外事、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地震、档案等工作。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将始终坚持把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在全面承接、认真办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今年再办好五件民生实事一是在实现市域公交全免费的基础上,开通全域免费旅游公交;二是推进子夏书屋向广大农村延伸覆盖,打造新时代的书香河津三是对全市所有村级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全覆盖;四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社会化运营服务,让广大农村垃圾围村成为历史;五是继续改造提升一批背街小巷,让广大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这些民生实事,是40万河津老百姓的家事,更是政府的要事,桩桩件件都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老百姓的好日子更有奔头、好光景更有盼头!

  六、持续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肩负新使命,迈步新征程。我们将牢记三个务必,心系国之大者,加快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记业务工作中有政治,制定政策把握政治方向,推进工作贯彻政治要求,解决问题注意政治影响,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依法行政强法治。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优化治理。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执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委监委、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全民普法,加强政务公开,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争创全国法治示范县

  转变作风提效能。突出四敢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摆脱过去就是这样,现在只能这样的思维定势。大兴学习调查研究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深入开展整治吃拿卡要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优环境。健全完善1+N抓落实工作机制,发挥督查利剑作用,用好13710”线上督办平台,加快形成有安排、有行动、有效果、有反馈”的抓落实工作闭环。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着力营造敢担当、善作为、重落实的浓厚氛围,确保中央省市和河津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严明纪律守底线。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瞄准重回全国百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万众一心、务实苦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河津篇章!

  名词解释

  1.五抓一优一促: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2.五先协同、三动融合:党建争先、转型率先、改革抢先、民生优先、实干当先,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环境促动。

  3.1+6+3项目推进机制:1个总指挥部牵头抓总,6个副市长挂帅6个分指挥部攻坚,服务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3个专班分类推进。

  4.1311重大工程项目:以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牵引,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牵引性强、战略意义重大的100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点推进带动性强、示范意义重大的100个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运城市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5.三个一批: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6.稳经济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帮政策落实、帮要素保障、帮双招双引、帮解决难题、帮产业链培育、帮优化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稳住经济基本盘。

  7.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8.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运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焦化500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5100亿级产业集群。

  9.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生物医药大健康、是新材料。

  10.双十工程:十大产业类项目分别铝精深加工项目、精细化工项目、碳基新材料项目、煤炭升级改造项目、精品钢项目、铝基新材料项目、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能源升级建设项目、物流港项目、数字经济项目十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分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沿黄环境整治项目、沿汾能力提升示范带项目、全域旅游项目、城市提升改造项目、城乡环境提升项目、医疗能级提升项目、城市更新项目、教育能级提升项目、城市功能建设项目。

  11.四个不摘: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

  12.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3.县管校聘: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数量按程序进行聘任。

  14.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5.一山两河:一山是吕梁山,两河是黄河、汾河。

  16.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7.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8.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9.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1.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2.四敢: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23.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