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津开发区>开发区动态

深化市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王云带队在清华大学科研院开展市校合作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15 08:58     来源: 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     打印本页

11月14日,河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云带队赴清华大学科研院开展市校合作活动。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孟祥利,土木水利学院冯鹏,化工工程系张如范等院系领导和专家教授出席活动。河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瞻,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民富,副市长王高红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以“推动校企合作、赋能产业转型”为目标,组织中铝新材料、阳光、华辉杰、炬华、怡霖建材等重点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储备,开展精准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市打造“235”产业转型矩阵赋能增智、添油加力。

在清华大学科研院,王云一行参观了院所展馆,并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河津市宣传片,高瞻介绍了我市市校合作有关情况,王高红介绍了我市工业有关情况,与会人员就碳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等行业领域的前沿科技、市场形势、产业化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找准了下一步合作的契合点和切入点,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王云向清华大学对河津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明确具体部门就合作事项进行进一步对接。他指出河津是一座传统资源型工业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聚焦“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的“十四五”战略目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津先行区为总抓手,奋力打造“235”产业转型矩阵,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集聚着全国顶尖的专家学者,拥有全球一流的科研力量。真诚希望清华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在碳基新材料、新型材料、高强钢、铝合金、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多渠道的产学研合作,进行多模式、多层次的人才交流,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河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市校合作共赢。

孟祥利高度评价了河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清华大学科研院将立足院校所能,进一步发挥科研优势,深化与河津市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形式,拓展合作深度,助力企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河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后,王云一行参观了清控科创与江阴市合作共建的江阴(北京)创新中心,观摩学习了市校合作的“江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