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概况
发布日期:2025-04-02 09:43 来源: 河津市人民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河津古称龙门,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黄河汇流的三角地带,东迎汾水与稷山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有台地与万荣县毗连,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接壤。河津市辖4个街道、3个镇、2个乡(城区街道、清涧街道、赵家庄街道、阳村街道、樊村镇、僧楼镇、柴家镇、下化乡、小梁乡);共有18个城市社区(新耿区10个:文苑、汾雁、翠岭、虎岗、莲池、府东、府西、紫北、麟岛、新兴;龙门区8个:朝阳、花苑、津辉、翠溪、祥和、华毓、叠翠、朝霞)、12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92561人。面积为593平方公里。
河津历史悠久。“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传说发生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殷商时期商祖已在此建都七世,国都名耿,春秋时为耿国,秦置皮氏县,隋唐为龙门郡治,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名河津,因境内有黄河和禹门口而得名,1994年撤县建市。
河津人文富集。境内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20多处,真武庙、镇风塔、高禖庙、薛仁贵寒窑、卜子夏墓祠、司马迁故里、王通弹琴处、王绩隐居洞等闻名遐迩。春秋时晋国正卿郤缺、孔子高足卜子夏、史圣司马迁、隋代大儒王通、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唐朝大将薛仁贵、明代大理学家薛瑄、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等皆出自河津。
河津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等,煤田面积为6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6.8亿吨,是河东煤田原煤采掘的最佳出口;硫铁矿面积为6平方公里,石灰石储量3.4亿吨;黄河流经境内30公里,沿河优质地下水源地60平方公里,日供水可达40万立方;西气东输管网覆盖全境,天然气日供能力达240万立方。
河津区位优越。地处晋陕峡谷南端,素有“秦晋咽喉、西北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城、货物集散之埠。与陕西韩城隔河相望,是山西省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浩吉铁路、呼北高速、209国道纵贯南北,黄韩侯铁路、京昆高速、108国道横穿东西,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是“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河津产业雄厚。经济以工业为主,经过多年发展,产业体系较完整。主要产品产能为:原煤1560万吨,焦炭811万吨,各类化产100万吨,氧化铝250万吨,电解铝42万吨,铝深加工35万吨,钢铁35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90万千瓦。是国家新型工业化铝产业示范基地、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202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9.5亿元,增长3.1%,总量连续三年稳居运城第一;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突破。